廣州最具價值文化產業園區10強丨工美港
2021-12-08
來源 | 羊城晚報 羊城派文/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莫謹榕 薛仁政 實習生 鄭敏珊
在12月7日舉行的廣州文交會系列活動之2021廣州文化產業園區系列榜單發布會暨廣州文化產業園區(基地)高質量發展研討活動上,工美港·國際數字創新中心等10個園區入選“2021廣州最具價值文化產業園區”。此次活動同時發布的有“2021廣州最具成長潛力文化產業園區”榜單。
工美港·國際數字創新中心(以下簡稱“工美港”)位于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2519號,前身為創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廣東省金屬加工廠。
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,廣東省金屬加工廠工業生產業務萎縮,逐步向工業園區轉變,主要作為拆船、水泥攪拌站等使用,改造前園區廠房破舊,大部分空置,當時年產值僅有2000萬元。廣東省廣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緊跟省的重要工作部署,結合自身發展優勢,于2019年對該舊廠房實施微改造,通過微改造盤活低效低密度用地,建成工美港·國際數字創新中心,轉型成為文化創新園區。工美港總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(含5萬平方米生態島),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,項目總投資3.6億元。

工美港于2019年開始運營,于2020年正式開園,園區定位為“科創主導、文化引領、生態優先”,充分發揮區位優勢,與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、國際金融城、魚珠港、大學城等科創節點遙相呼應,集聚發展,與琶洲西區互為補充和延伸,形成雙核驅動,打造以數字創意為核心的產業發展體系(包括數字工美、定制、設計、傳媒和游戲開發),于2019年獲得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資格,榮獲2019年海珠區重點項目、2019年廣州市“攻城拔寨”項目、2021年琶洲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。
工美港園區項目聚焦文化類企業和科創企業兩大類產業,入駐企業達110家,入駐率98%,園區企業預計2021年底貢獻產值超過150億元,年稅收將突破4.5億元,預計解決就業人數達5000人。這些企業的進駐讓園區增色不少,創業創新活力無限。
在文化企業方面,廣東省工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3千億,占全國1/4,而廣輕控股集團是全國工美十強企業,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,園區響應政府關于振興嶺南工藝美術的部署要求,打造了廣東工美藝博中心,包括大師工作室,展覽中心等元素,作為培養工藝美術大師的搖籃,還有廣東省工藝美術創新的集聚區。園區設有籃球場、足球場和特色食堂、網紅咖啡館、青年公寓,一并解決了園區就業青年的衣食住行,初步實現了產城融合24小時生活圈。此外,園區是廣州市唯一一個坐擁5萬平方米生態白鷺棲息綠島的產業園區,在煩囂的工作壓力中,可放松吹著江風,聆聽白鷺展翅的聲音。
通過兩年時間的運營,工美港吸引了110家“雙創”企業和文化企業入駐。改造后,園區年產值從改造前的2000萬元飛躍到150億元,較改造前增長750倍;從業人員5000多人,較改造前增長21倍,形成數字化經濟引領創業創新高地,成為廣州市“雙創”產業區典范,并成為廣東文化產業園區標桿。
原文鏈接:
http://news.ycwb.com/2021-12/08/content_40435512.htm